9月10日,中国足协发布全球选聘国家队主教练的公告,标志着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该项工作正式展开。《东方体育日报》评论指出,足协提出的选聘条件极为严苛,真正符合条件的教练人选寥寥无几。
公告第二部分明确了报名条件与要求,共列出七项,其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是第二、第三及第七条。第二条提出“须具备国际足联或洲际足联主办的国家队正式赛事决赛阶段主教练经历,或曾在欧洲、亚洲高水平联赛担任主教练”,这一条被视为整个公告的核心内容。
“国际足联或洲际足联主办的国家队正式赛事决赛阶段”主要包括世界杯、欧洲杯、美洲杯、亚洲杯和非洲杯五项大赛。排除非洲籍教练,此次选帅的重点对象是曾带队参加过前四项赛事的主教练。这一条件实际上限制了本土教练的参与——尽管高洪波曾率队出征2011年卡塔尔亚洲杯,符合报名资格,但他“三进宫”的可能性极低。此外,“李铁事件”之后,本土教练对国足帅位普遍持谨慎态度,短期内恐怕无人愿意接手。
第三条要求“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国籍不限,须全职工作”。“60岁左右”成为一道明确门槛,显示出足协希望新帅年富力强、经验尚佳。年龄在60至64岁之间的候选人并非完全不可能,但像前任伊万科维奇这样接近70岁的教练,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综合第二、第三条的要求,目前符合带队参加过四大杯赛、处于待业状态、来自欧美、愿意来华、且薪资在足协承受范围内的教练屈指可数。比如此前被广泛讨论的葡萄牙籍教头保罗·本托,虽符合硬件标准,但目前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队接触频繁,更有机会带队冲击世界杯。卡纳瓦罗虽已报名且有意重返中国,但其资历仍有所欠缺,尽管有队员和中方教练表示支持。此外,中国足协目前对聘请亚洲籍名帅仍持保留态度,可见真正符合条件的候选范围其实相当有限。
公告中还提到“需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这一条明确向有意参选者传递信号:若无法与球队管理层、队员及中方教练组良好协作,固执己见者将不予考虑。需要强调的是,该要求并非为了干涉主教练的执教自主权。